县域旅游,如何建立大数据运营监测平台?
五一期间,县域旅游大火,然而县域仍然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,信息化建设薄弱等痛点,旅游监管和应急响应还有待提升,比如交通监测、客流预警、应急指挥等不完善将影响旅游安全问题。
为实现旅游业的平稳运行和及时响应,需建立县域旅游运营监测平台,平台实时监控旅游业的运营情况,包括游客流量、消费数据、交通信息等,同时具备预警与应急响应功能,对可能出现的旅游危机进行预警,并快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。
(1)县域旅游大数据中心
县域旅游大数据中心汇集、整理和分析来自各个渠道的旅游相关数据,涵盖了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,实时收集各景区的电子票务、客流统计、游客数据、电子商务、营销运营、旅游消费等内部数据,平台对接公安信息、交通信息、OTA分销、气象环境、涉旅企业等外部数据,帮助政府更精准地把握市场动态,优化资源配置,提升服务质量,为政府管理、景区运营、市场营销等提供决策依据。
(2)县域应急指挥中心
县域应急指挥中心,集预案、视频、图片、语音、地理位置等信息于一体,它以信息网络为基础,通过各系统的相互协调、联动,进行文旅应急事件的预警和指挥,实现对县域旅游产业的全面监控和快速响应。
比如当县域区域内景区、文旅场所、公园、场馆等地发生游客拥挤、交通事故、火灾地震、突发游客受伤、等紧急情况时,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通过大屏、视频、对讲等设备,了解事件发生地、受伤人数、客流态势等信息,迅速整合交通、公安、医疗等多部门数据以及景区应急资源,实时调动应急队伍、车辆、物资等资源的部署。
(3)全域客流预警监测
通过实时监控和分析全域范围内的旅游客流量,能够精准预测未来的客流趋势和高峰时,通过屏幕上红、黄、绿预警,来监测区域客流情况,当客流量接近设定的最大阈值时,将触发红色预警,帮助管理部门及时响应,做好梳堵措施,同时能够实时显示县域内各区域、景区的游客分布情况,帮助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及时发现游客聚集的热点区域,提高县域的管理水平。
(4)全域及景区游客画像分析
基于LBS数据,展现县域游客客情概况,包括全域客流概况、核心景区排行及游客深度画像等,深入挖掘游客年龄、性别、地域、消费能力、旅游偏好、行为模式等特征,为县域区域内核心景区运营、产品设计、营销策略制定发提供数据依据。通过精准地满足不同区域游客的需求,推出差异化服务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
(5)文旅产业舆情监测
全时监测微信公众号文章、全网和地方新闻网络媒体、微博及自媒体平台,通过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,为政府涉旅部门和景区提供实时媒体突发事件预警、话题分析、口碑动向、传播路径分析等能力,大幅提高政府机关对舆情事件事前、事中、事后三个阶段预警、决策、评判的工作效率和水平。
(6)文旅产业监测
通过大数据对文旅产业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,了解产业发展趋势、市场需求变化,游客流动趋势以及消费热点等信息,为政府和景区提供直观的数据展示和分析工具,能够及时调整策略,应对市场变化。
-
09 10-2022
国庆出游“人从众”画面即将上演?景区综合管控平台为游客安全保驾护航!
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。任何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,不仅会造成重大的人身财产损失,而且会严重影响景区的整体形象,所以对于游客的人身安全问题,景区一定要引起重视! 面对突发事故、人挤人等危及到游客人身安全问题,景区该如何应对才能给游客一个安全、舒适的出游环境?
-
03 07-2023
旅游景区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票务系统?
-
01 12-2022
《农文旅》建设指南之一:数字农业产业振兴
近日,财政部提前下达2023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2115亿元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(以下简称“衔接资金”)1485亿元、水利资金941亿元、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156亿元,以充分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,支持地方编制预算,兜牢基本民生底线,提前谋划2023年乡村振兴相关工作部署。